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要新闻
返回

侵犯知识产权类刑事案件入罪数额及刑罚规定

2025-02-07 17:36:15


图片

假冒注册商标罪

具体表现|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第二百一十三条。


第一档:情节严重

入罪数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

1.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2.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判处刑罚|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第二百一十三条。


第二档:情节特别严重

入罪数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1.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2.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判处刑罚|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第二百一十三条。


图片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具体表现|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第二百一十四条。


第一档:违法所得数额较大

入罪数额|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

判处刑罚|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第二百一十四条。


第二档:违法所得数额数额巨大

入罪数额|销售金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

判处刑罚|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第二百一十四条。


图片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具体表现|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第二百一十五条。


第一档:情节严重

入罪数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

1.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二万件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2.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两种以上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一万件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判处刑罚|以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第二百一十五条。


第二档:情节特别严重

入罪数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1.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十万件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2.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两种以上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五万件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判处刑罚|以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第二百一十五条。


图片

假冒专利罪

具体表现|下列行为属于专利法规定的假冒专利行为:

(一) 在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或者终止后继续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或者未经许可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二) 销售第(一)项所述产品;  

(三) 在产品说明书等材料中将未被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或者设计称为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将专利申请称为专利,或者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公众将所涉及的技术或者设计误认为是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  

(四) 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五) 其他使公众混淆,将未被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或者设计误认为是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2023修订)第一百零一条。


第一档(共一档):情节严重

入罪数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

1.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2.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3.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判处刑罚|以假冒专利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第二百一十六条。


图片

侵犯著作权罪

具体表现|以营利为目的,并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  

(一)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  

(二) 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 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四) 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  

(五) 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六) 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第二百一十七条。


“以营利为目的”的认定除销售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营利为目的”:  

(一) 以在他人作品中刊登收费广告、捆绑第三方作品等方式直接或者间接收取费用的;  

(二) 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他人作品,或者利用他人上传的侵权作品,在网站或者网页上提供刊登收费广告服务,直接或者间接收取费用的;  

(三) 以会员制方式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他人作品,收取会员注册费或者其他费用的;  

(四) 其他利用他人作品牟利的情形。

法律依据|《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1〕3号)第十条。


第一档:违法所得数额较大

入罪数额|三万元以上。

(一)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严重情节”:

1.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2.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一千张(份)以上的。

(二) 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侵权作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严重情节”:

1.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2.传播他人作品的数量合计在五百件(部)以上的;

3.传播他人作品的实际被点击数达到五万次以上的;

4.以会员制方式传播他人作品,注册会员达到一千人以上的;

5.数额或者数量虽未达到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标准,但分别达到其中两项以上标准一半以上的。

判处刑罚|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第二百一十七条、《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1〕3号)第十三条第一款。


第二档:违法所得数额巨大

入罪数额十五万元以上。

(一)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五千张(份)以上的。

(二) 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侵权作品,数额或者数量达到下列情形之一的五倍以上,属于“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1.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2.传播他人作品的数量合计在五百件(部)以上的;

3.传播他人作品的实际被点击数达到五万次以上的;

4.以会员制方式传播他人作品,注册会员达到一千人以上的;

5.数额或者数量虽未达到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标准,但分别达到其中两项以上标准一半以上的。

判处刑罚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第二百一十七条、《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1〕3号)第十三条第二款。


图片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具体表现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复制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第二百一十八条。


第一档(共一档):违法所得数额巨大

入罪数额十万元以上。

判处刑罚以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第二百一十八条。


图片

其他相关问题

() 单位犯罪的量刑标准单位触犯上述罪名,按照个人犯罪定罪量刑标准的三倍定罪量刑。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


() 罚金数额的计算人民法院应当综合考虑犯罪违法所得数额、非法经营数额、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失数额、侵权假冒物品数量及社会危害性等情节,依法判处罚金。  

罚金数额一般在违法所得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违法所得数额无法查清的,罚金数额一般按照非法经营数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一倍以下确定。违法所得数额和非法经营数额均无法查清,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单处罚金的,一般在三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确定罚金数额;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一般在十五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确定罚金数额。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条。


() 从轻处罚的情形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1.认罪认罚的;  

2.取得权利人谅解的;  

3.具有悔罪表现的;  

4.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后尚未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的。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九条。


() 从重处罚的情形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酌情从重处罚,一般不适用缓刑:  

1.主要以侵犯知识产权为业的; 

2.因侵犯知识产权被行政处罚后再次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的; 

3.在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假冒抢险救灾、防疫物资等商品的注册商标的; 

4.拒不交出违法所得的。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八条。



栗艳昆
版权所有 © 栗艳昆  冀ICP备2024093825号
TOP

企业管理

案情诊断

在线客服

留言咨询

加微信或拨打:15632026603
captcha